明日方舟的「战地秘闻」活动以高难度敌人与复杂的战场机制著称,其敌方单位的设计融合了数值强度与机制创新,对玩家的阵容搭配与操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将从基础属性、技能机制、威胁层级三个维度,对活动中的核心敌方单位进行系统性解析,为玩家提供实战应对思路。

敌方单位分类与基础特性
1. 萨卡兹穿刺手(近战单位)
萨卡兹穿刺手是活动中的核心近战输出单位,基础攻击力达到850点,防御力为300,法术抗性为20。其生命值约为8000点,属于中高耐久单位。该单位的核心机制为「蓄力冲锋」:当移动至目标点前最后3格时,会进入不可阻挡状态并提升50%攻击速度,对路径上的我方单位造成200%攻击力的物理伤害。该机制使其对防线后排的脆皮干员具有极强穿透威胁。
2. 萨卡兹积怨者(远程法术单位)
积怨者的攻击模式为远程单体法术攻击,基础攻击力600点,攻速2.5秒/次。其最大特性在于「怨念汲取」:当积怨者周围4格内存在死亡单位时,每死亡1个单位可为其叠加一层「怨念」效果,每层提升自身10%攻击力与5%生命上限(最多叠加10层)。叠加至满层时,积怨者将获得一个相当于最大生命值50%的护盾,大幅提升生存能力。
3. 萨卡兹魔剑士(精英近战单位)
魔剑士是兼具物理与法术伤害的混合型敌人,基础攻击力1000点,防御力400,法术抗性50。其技能「魔刃解放」会在生命值低于30%时触发:攻击范围扩大至前方3格,每次攻击附带相当于目标最大生命值10%的法术伤害(上限为魔剑士攻击力的150%)。魔剑士死亡时会触发自爆,对周围8格造成2000点法术伤害,对密集阵型具有毁灭性打击效果。
4. 游击队盾卫(重装单位)
作为高防御代表,盾卫的防御力高达1200点,生命值约15000点,但法术抗性仅为0。其特性「战术掩护」可使其在未受攻击时,每秒恢复3%最大生命值。当盾卫进入我方防御点范围时,会激活「决死冲锋」状态,攻击力提升50%且移动速度翻倍,此时若未能快速击杀,极易导致防线崩溃。
5. 冬灵血巫(特殊机制单位)
冬灵血巫的基础属性较低(攻击力400,防御200,生命5000),但其核心威胁来自「血祭仪式」:当血巫死亡时,会在原地生成一个持续15秒的「血祭领域」,领域内所有敌方单位每秒恢复5%最大生命值,且每3秒对领域内的我方单位造成800点真实伤害。该机制要求玩家必须优先处理血巫或使用沉默类技能打断其死亡效果。
核心威胁层级与机制解析
1. 复合型输出压力
萨卡兹穿刺手与魔剑士的组合形成了物理与法术双重输出威胁。穿刺手的冲锋机制要求玩家必须在前排部署高防御单位(如星熊、年)或使用位移干员(如食铁兽)打断其冲锋路径;而魔剑士的混合伤害则需通过医疗干员(如闪灵)提升法术抗性,或使用赫拉格等高爆发近卫快速击杀。
2. 环境联动与增益叠加
积怨者的威胁程度与战场单位死亡频率直接相关。在敌人密集出现的波次中,若未能及时清理杂兵,积怨者可能快速叠满「怨念」层数,导致其攻击力突破1000点并附加高额护盾。建议优先使用银灰、艾雅法拉等范围输出干员压制杂兵数量,或使用傀影、红等快速复活单位吸引积怨者攻击。
3. 阵地战与恢复对抗
盾卫的「战术掩护」特性使其在未受攻击时具备极强续航能力。玩家需部署能稳定造成伤害的单位(如能天使的过载模式、伊芙利特的灼地)持续压制其生命值,避免进入持久战。在盾卫触发「决死冲锋」后,可部署泥岩的护盾或塞雷娅的急救装置吸收爆发伤害。
4. 领域控制与反制策略
冬灵血巫的「血祭领域」对阵地防守体系具有颠覆性影响。应对方案包括:使用拉普兰德的「精神摧毁」或槐琥的「七武掠阵踢」施加沉默效果,阻止领域生成;或部署麦哲伦的无人机、梅尔的机械水獭在安全距离外击杀血巫。若领域已生成,则需迅速撤离范围内干员,并利用W的炸弹或早露的远程狙击清理残留敌人。
实战应对策略建议
1. 阵容构建原则
建议采用「双核心输出+功能特化」的阵容框架:例如以史尔特尔(法术爆发)+煌(群体物理输出)作为主力,搭配铃兰(减速增伤)、傀影(干扰)等辅助单位。针对魔剑士自爆机制,可部署砾、红等快速复活单位吸引爆炸伤害。
2. 地形与站位优化
在穿刺手行进路径上提前部署地刺(如狮蝎、伊桑)触发其冲锋,利用地形障碍(如活动关卡中的废墟掩体)分割敌人。对抗盾卫时,应将其引导至火龙徽记或活性源石附近,通过环境伤害抵消其恢复效果。
3. 技能释放时机
积怨者的「怨念」层数可通过小地图敌方计数预判,建议在其叠加至5层时开启真银斩、火山等决战技能快速击杀。对抗冬灵血巫时,沉默类技能需在其死亡前0.5秒内释放,以确保打断领域生成。
结语
战地秘闻的敌方设计体现了「机制压制」与「数值压迫」的双重挑战,玩家需根据敌方特性动态调整战术。通过精准计算技能轴、合理分配控制资源,并利用环境交互降低作战难度,方能在此类高难关卡中实现稳定通关。建议在实战中多次观察敌人行动逻辑,积累针对性对策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