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定事件簿的「女神的试炼」作为周期性高难度活动,考验玩家对角色属性、技能链以及战斗机制的理解。将从活动机制拆解、阵容构建逻辑、实战操作技巧三个维度,提供专业级攻略思路,助力玩家突破战力瓶颈。

机制核心:理解试炼设计的底层逻辑
1. 动态难度分层
活动采用「阶梯式难度递增」设计,每10层为一阶段,敌人属性、技能复杂度、场景机制均呈现指数级提升。第30层后引入的「女神威压」效果(每回合降低我方3%攻击力)要求玩家必须在10回合内结束战斗,否则输出能力将大幅衰退。
2. 属性克制博弈
试炼中90%的敌人具有明确属性标签(火/水/风/光/暗),遵循「火克风→风克水→水克火→光暗互克」的循环规则。属性克制可带来35%额外伤害加成与15%减伤效果,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变量。
3. 环境增益模块
每层随机出现的「审判圣域」(提升暴击率15%)与「复苏结界」(每回合回复5%生命值)等场地效果,需通过站位调整或技能触发机制激活,合理利用可逆转战局。
阵容构建:科学配队实现输出最大化
1. 基础配队公式
推荐采用「1破盾手+2属性主C+1辅助」的经典结构。例如:
2. 高阶连锁体系
3. 属性特化调整
针对光暗互克层(如第40层),建议组建「双光+双暗」混合队。例如:莫弈「星辉之约」(光系群攻)与陆景和「暗夜独行」(暗系单体)形成互补,同时携带蔷薇「圣愈之光」解除敌方光属性增益。
实战技巧:细节操作决定上限
1. SP资源管理
2. 行动轴预判
3. 环境交互策略
资源规划与长线养成
1. 战力阈值参考
2. 性价比提升路径
女神的试炼本质是资源管理能力与机制解构能力的双重考验。建议玩家建立「属性库」概念,针对不同阶段敌人预设多套解决方案,同时注重战斗中SP节奏与场地机制的动态适配。通过科学配队与精准操作,即使微氪玩家亦可突破50层极限挑战。